Skip to content

推動孟子學說及其思想的深入研究,取其精華,推廣普及應用於現代社會;通過與各地專家、學者的交流,吸收推廣儒家學說的經驗和方法,為提升中國軟實力的總目標共同努力。

Primary Menu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本會
    • 本會宗旨
    • 主席簡介
  • 本會動態
    • 大型活動
    • 地區活動
    • 傳媒報導
  • 孟子優品
    • 孟言教學
    • 孟子漫畫
    • 孟子金句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Home
  • 2021
  • 7 月
  • 孟子金句

孟子如何安頓人的心靈

menciusinshk 16 7 月, 2021
香港孟子學院

香港孟子學院

孟子曰:“誠者,天之道也;思誠者,人之道也”。 古人講“人生不如意事,常有八九”。人生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,很痛苦的事情,怎麼去解決,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。這個問題孟子在二千多年前就給了我們答案。 孟子面對人生首先提出了“誠”字,就是“誠心誠意”的“誠”。中國古代的文化有一個主題,就是探討“天道”與“人道”的關係。什麼是“天道”呢?就是宇宙和自然的道理。“人道”就是指社會和人自身的道理。在孟子之前,戰國中期孟子的老師子思在《中庸》裡就講:“誠者,天之道也;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”意思就是一年春夏秋冬,四季分明,到什麼時間就有什麼樣的氣候變化,周而復始規律運行,沒有一天停止!正如英國詩人雪萊所說:“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嗎?”春天遲早會來的。這就是“誠”,是不可抗拒的規律,永不停息地在運行;而且不需要任何虛偽的外衣,自然合一。那麼人道呢?“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”孟子講,人道要向天道學習,追求“誠”,“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”(《孟子·盡心》)。所以直到今天,我們仍然強調人要講究誠信,理論和實際的統一,言行一致,表裡合一,強調人生要確定一個目標而不斷奮鬥。天道與人道的關係,孟子用一個“誠”字就解決了。 “誠”的境界,《孟子》一書也提出了具體化的內容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”(《孟子·滕文公》)人生無論經歷任何的榮辱富貴,都要堅守真理,不放棄心中的信仰,哪怕刀架在脖子上。“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。”(《孟子·盡心》)這樣的人生才能收穫最快樂的感覺。 如果在人生道路上,我們因為遇到一些挫折、不如意而感到失望的時候,孟子的這種思想可以給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精神境界的範本。這種精神境界是理性的,有美感的,是把知識、理性、信仰集於一身!

Continue Reading

Previous: 孟子其實很寂寞
Next: 孟子如何當老師

Related Stories

孔孟之道 香港孟子學院
  • 孟子金句

孔孟之道

16 7 月, 2021
人皆可成聖 香港孟子學院
  • 孟子金句

人皆可成聖

16 7 月, 2021
孟子是個“超人” 香港孟子學院
  • 孟子金句

孟子是個“超人”

16 7 月, 2021

分類

傳媒報導 (1) 地區活動 (10) 大型活動 (21) 孟子漫畫 (4) 孟子金句 (9) 孟言教學 (10)

近期文章

  • “守其初心,始終不變。” 蘇軾《杭州召還乞郡狀》
  • “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
  • “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。”黃檗禪師《上堂開示頌》
  • 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”《孟子‧盡心上》
  • 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” 朱熹《朱子家訓》
2021 年 7 月
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
 1234
567891011
12131415161718
19202122232425
262728293031  
     

You may have missed

“守其初心,始終不變。” 蘇軾《杭州召還乞郡狀》
  • 孟言教學

“守其初心,始終不變。” 蘇軾《杭州召還乞郡狀》

16 7 月, 2021
“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
  • 孟言教學

“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

16 7 月, 2021
“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。”黃檗禪師《上堂開示頌》
  • 孟言教學

“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。”黃檗禪師《上堂開示頌》

16 7 月, 2021
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”《孟子‧盡心上》
  • 孟言教學

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”《孟子‧盡心上》

16 7 月, 2021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本會
  • 本會動態
  • 孟子優品
  • 聯絡我們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| MoreNews by AF themes.